近日,沁阳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发布了一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10多种野生动物的野外活动照片,豹猫是其中之一。这些照片展示了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真实状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这些红外相机被放置在南太行山区的密林深处,被称为“秘境之眼”,用于监测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今年以来,沁阳市在山区安装了40台红外相机,以推动智慧化自然保护区建设。这些相机的放置不仅监测到了10多种野生动物的活动,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生态照片。
在这些照片中,豹猫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物种。豹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次能够被拍摄到是沁阳市首次监测到豹猫在野外的活动情况。照片中,一只豹猫正警惕地朝红外相机镜头张望,它的眼睛炯炯有神,散发出凶狠的气息。豹猫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常常在夜间活动,因此很难被人类观察到。这些照片为我们揭示了豹猫在野外的真实面貌和生存状态。
除了豹猫,照片中还展示了其他一些平时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猪獾等。这些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状态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态信息。此外,照片中频繁出现的松鼠、野兔、野猪等野生动物也展示了南太行山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
工作人员谢国忠表示,拍摄到这些动物短短几秒钟的镜头背后,可能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前期踩点、安装相机、收取数据、研究分析等工作。他指出,野生动物监测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搞好野生动物科研工作,他们将充分利用“秘境之眼”这一科技手段,为即将开展的全国第二次森林资源调查提供服务。
这些照片形象地展示了沁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近年来,随着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森林覆盖率的逐年提高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日益完善,沁阳太行山区的野生动物资源越来越丰富。据介绍,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沁阳段总面积约6893公顷,区内最高海拔1116.9米,是黄河流域生态涵养带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和国家重点公益林区。
该市自然保护区内现有鸟类300多种,兽类3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麝;二级保护动物太行猕猴的数量达1000余只。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不仅为该市带来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此次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照片不仅是一次生态监测的成功案例,更是一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我们应该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借助科技力量加强林区野生动物资源的监测与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和繁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